宫爆老奶奶古都之蕴,北邙之脉,牡丹之姿(二)——白马寺篇-茜游茜记

古都之蕴,北邙之脉,牡丹之姿(二)——白马寺篇-茜游茜记覃欢喜

白马寺篇:以“史”为鉴!
若从洛阳龙门石窟造型之美窥视中国佛教文化的演变,则必提白马寺——它承载中国佛教起源及佛教文化交流的使命,被公认为中国佛教“释源”、“祖庭”;世界佛教史上第五“圣迹”,次于释迦诞生地、成道处、初转法轮处及涅槃处。白马寺之于中国,如同印度的竹林、祇园精舍,在中国佛教史上乃至世界佛教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闷热盛夏,躲在白马寺内读它的“春秋”,得知佛教起源于印度,发展在中国。汉明帝求法于印度,白马驮经,建寺安僧于洛阳,白马寺建成后(公元68年),明帝请印度两位高僧移锡其中,译出中国第一部汉文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随后,佛教在中国日益兴盛福州励志中学。公元二世纪,中国佛教传入越南;四世纪后期,传入朝鲜;六世纪前期,传入日本。十九世纪后期,随着华人、日本人进入欧美,时至二十世纪,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大影响的,是中国佛教。世间万物发展均有阴阳起伏,我想到中国佛教史上“三武一宗”法难,翻查相关资料,与中国佛教对外传播时间对比,其中前两次法难,即北魏太武帝(公元446年)、北周武帝 (公元574年)与之相近,先抑后仰街市伟,法难后井喷式地恢复,让佛教文化如同烈火重生般成熟,花开见佛而得以传播。
白马寺鼎盛时期为武则天当政敕修它时,今日规模,与明嘉靖重修记载基本吻合。随后因朝代更迭与战乱,落败荒凉。新中国成立后,多次重建才有今日之貌。查阅史料,解放前,白马寺曾出土一尊巨大的玉石弥勒菩萨坐像,身高2.16米,系一件极可宝贵的北魏造像佳作,可惜,流散海外,保存在美国一家博物馆中。文革之时,白马寺佛像被砸,经卷被烧。可叹,相传建寺二高僧带来的极为珍贵的三十余片“贝叶经”也化作灰烬。
用我眼中遗存至今的珍贵古物来点述白马寺的古往今来吧!
白马寺大致可分为四个区:红色区域为寺庙主轴佛殿区;蓝色区为河南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场;绿色区为牡丹园林区;黄色区为国际佛殿苑。深蓝色单标注景点内有特色文物。以下文字描述,部分摘录自白马寺官网解说词。
主轴佛殿区
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从前到后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主要建筑。

首入眼帘的是一座牌坊式一门三洞青石弧券门,即寺院山门。三门象征着佛教的“三解脱门”,即中为“空门”,两边为“无相门”和“无作门”。人们从中门进入寺院,就是“悟入空门”了。红色的门楣上嵌着“白马寺”的青石题刻,官方推测是东汉遗物,为白马寺最早的古迹。

(借用网络图片)
山门外有两匹石马,左右相对宫爆老奶奶,低眉顺眼,加之部分残破,使我看着有沉重的悲凉之感,因此没留影。事后查阅资料才知,两匹石马是北宋“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的神道石刻马,1935年石马迁置于山门前。
进入天王殿,我以为又是寻常的四大天王站两边,弥勒佛祖坐中间的场景,可殿内正中安置的雕龙贴金木佛龛直接冲击到我的视觉。贴金随着岁月斑驳,又因鼎盛的香火,熏上一层历史“包浆”。简洁的“凹”格平面之上,那密集有序的垂花造型,层层叠叠的佛教纹饰,华丽美观的宝顶图冠凤凰沟的春天,各姿态的“龙”穿梭其中,雕工精湛,活龙活现,一看就不是寻常寺庙内的佛龛,事后所查,它确实故宫运来的物件,清代上乘木雕艺术品,等级如此高,只因佛龛内供奉的是明代“夹纻[zhù] 干漆”大肚弥勒像。背面有号称清代泥塑韦驮,韦驮像微微前倾,膀大腰圆,身着金甲,童子面、武将姿,凸显静态雕塑人物威猛张力,他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所在寺是个大寺院,可以招待云游至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自我感觉此像比同朝代的四大天王更让人眼前一亮。

“夹纻干漆”,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再以涂纻麻(布)、丝、棕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最后在麻布壳上髹漆,如此反复裹涂,最后绘彩描金,并脱去原胎.因此又叫“脱胎漆”像或“行像”。这种轻巧的胎体初见于战国,秦代尚不多见,两汉中期以后逐渐流行,成为最普及的制胎方法无限武道求索。工艺的发展与六朝时期佛教造像的需求有着密切关系。在举行宗教庆典时要把佛像请出寺院,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行像” 的传统也流行于中国。此种造像重量轻、造型美,色泽鲜,耐酸碱,耐高温,防潮防腐。据说,在我国古代,好的夹纻干漆遗像作品,其价值要比铜高过十倍。
令人遗憾的是,自宋代以后,夹纻干漆造像工艺便渐渐失传了,据称,目前国内的各大博物馆中,几乎没有一件明朝以前的脱胎夹纻造像实物。唐朝时期的脱胎夹纻造像实物,日本、美国仅存一两件。洛阳白马寺是国内集中保存脱胎夹纻造像实物较多之处。而镇寺之宝则在大雄殿内,乃元代夹纻干漆造像遗存。
“大雄”是佛教的德号。“大” 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 “大雄殿”名即由此而来。大雄殿内原有的元代塑像没落的刀客,在“文革”中全部被毁。现在大雄殿的佛像,是从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请去的,并按大佛堂内的布局进行安奉,造像精美绝伦,彩饰金碧辉煌。

大雄殿正中置一大型木构阁式佛龛,两侧有楼梯可供上下。大龛雕工精细,全部贴金,富丽堂皇,十分壮观。在大龛的上层额正中,雕刻着一只大鹏金翅鸟,展翅欲飞。两旁各雕三条龙,构成一幅统一和谐的画面。木龛内供奉三尊主佛,皆通体髹金,髻如覆瓯,发如积粟,面如满月,作闭目入定状。主佛的庄严宝相未能吸引我久视,可佛前韦驮、韦力二将“护法神”艺术风采,让我打破寺庙内不对佛或面部照相的习惯,恨不得360度无死角、各细节拍摄。

韦驮天将站在佛祖面前的左手边,面色白皙,英俊文雅,性情温和,衣着甲胄,双手合十,威武雄健,站立于须弥座上,他以双臂承放金刚宝杵,表示所在寺是个中等寺院,可以招待云游至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因这些像均为文革后移锡白马寺,所以韦驮持杵式样与天王殿不统一。与之相对是韦力天将,面色赭红,怒眉瞪目,性情暴烈,身着甲胄,右手执戟,左手托塔,勇猛有力,站立于须弥座上。两尊造像,皆彩绘描金,工艺精湛,通体比例匀称,神情生动,一个柔和,一个刚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叶惠贤。细看造像,柔软的披帛或在颈后高高飞扬,或贴身垂顺而下,或调皮折环躲藏,露在袍甲外的宽袖衣裳随风飘舞,微波连连的褶纹反衬出铠胄的刚硬威武,俩者肩胛神兽类似,但细看他们着衣又大大不同,韦力腰腹间的神兽面部凶猛,立体悬空挂饰繁琐渣渣洞,与垂下来的披帛末端形成巧妙三角支撑。“护法神”披帛的轻柔飘逸、甲胄的繁杂厚重、纹饰的精美大气,配饰的精雕细琢,让我驻足停留,百看不厌。


大雄殿内东西两侧供奉十八罗汉。大雄殿十八罗汉,都是坐像,形态各异,西排有一尊罗汉,头戴花冠,着戴兜喋血青龙山,上衣下裙,完全是一位端庄、娴雅的女性形象,其余皆削发光顶的比丘相,披袈裟,着僧衣。衣服上彩绘描金,纹饰丰富多变,衣纹流畅自然。他们的身形、坐姿、面相各不相同,手印迥异,所拿法器有别,神情各具特点,栩栩如生。他们是社会人生的写照,是现实生活里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各类人物形象的艺术概括,显示出造像大师的精湛技艺,是极为珍贵的艺术国宝。据目前所知,这里的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的一例。



大雄殿后门(即北门)内有一尊韦力天将塑像,站立在须弥座上,左手持戟,右手握拳,护持寺院。为寺内现仅存的一尊元代泥塑作品。国内寺院内也很少见供奉面北而立的韦力天将媚世红颜。

对比一般寺院主轴建筑布局,白马寺独特在,大雄殿前多了大佛殿,其后多了接引殿,接引殿之后建在清凉台上。

清凉台在白马寺的最后部,是一座青砖镶砌的高台,东西长42.80米,南北宽32.40米,高约6米,雄浑古朴,蔚为壮观,被誉为“空中庭院”。堆砌的基石中能看出不同年代的沧桑,最早能追溯到汉唐……注目这些斑驳的石块,拾级登上清凉台的石磴,抬头即见门头上镌刻的“清涼台”三个隶字,与山门上的字迹一样,官方推测是东汉遗物,为白马寺最早的古迹。听到身边导游在说: “‘凉’字本来是两点水,而这里却写成了三点水。因为白马寺是皇家寺院,多一点,表示更凉一点意思”。回家有心探寻了下,发现这只是‘凉’字的字形随着中国文字金至楷演变而有所不同的表现。
相传,清凉台是东汉明帝刘庄避暑读书的地方。印度二高僧曾在此台禅居和译经传教,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就是在这里译出的,从而奠定了白马寺作为中国第一译经道场的地位龙大谷。

清凉台上毗卢阁前左右各有一株古柏,为明代所植,已有四百多岁,高大苍郁,翠绿参天,是白马寺的古树名木。右侧古柏有一凌霄树,攀沿依附在古柏上,其树枝与古柏交织在一起,这就是“白马寺凌霄缠柏”。此行恰逢夏季,橙红色的凌霄花开,喇叭状点缀在葱翠的树枝中,煞是好看。透过满树红花绿叶遗忘预言巨剑,庭院深处,毗卢阁静坐其中,一抹禅意油然而生。

穿过牡丹园林区往东,路过狄仁杰墓地,见到一座塔院桥,桥门大开,入口牌匾“中原第一比丘尼道场”。白马寺与齐云塔院各自围墙独立成区,中间隔一道路,而塔院桥就是建在道路之上的廊桥,链接比丘与比丘尼院落。同行之友调侃作院桥之名,尽鹊桥之实。乐过之后遐想,也许这就是千年古寺的气度与见识。修佛之人,重在修心,佛家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菩萨亦有32化身,执着于身相男女,恰好着(zhuó)相了!那此桥只剩下交通便利之用啦。

齐云塔院即现比丘尼院,有东白马寺之称。据《释源大白马寺舍利塔录异记》说:现存之齐云塔,就是东汉明帝(公元69年)创建的释迦舍利塔。但官方年代为金大定(公元1175年)建造,故又叫“金方塔”,它是洛阳一带现存最早的古建筑。
现存之齐云塔,是一座四方形、叠涩密檐式的砖塔。下部正方形须弥座,塔身上、下共十三层,通高约25米。第一层塔檐之下,砌以仿木构式普柏枋与斗拱(一斗三升),再向上每层均用多层小砖叠涩砌出塔檐人皮锦衣。每层塔檐之第一层砖下,皆饰砌以菱角牙子。自第六层起,逐层内收,塔顶覆以宝瓶式塔刹,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外轮廓略作抛物线状,线条柔和流畅,造型别致,玲珑挺拔,古雅秀丽。齐云塔中空,有踏窝可以攀登而上。至第十层,向南有门,俗称“南天门”。出南天门由塔外向上再三层,可直达塔顶。此时举目四望,邙山洛水,尽收眼底,洛阳古城,一览无余。
齐云塔另有一奇。如果站在齐云塔四周大约二十米远的地方用力击掌,便可听到从塔身那里发出“哇哇”的蛤蟆叫声。这和北京天坛的回声壁一样,是自然界里的一种普通的声学物理现象。齐云塔早于回音壁(公元1530年)三百五十多年。我傻傻地找着距离拍手,可惜怎么都听不出效果。
塔外围有一圈约1米见方莲花地砖铺设的圆,光亮见影的莲花吸引游客踏行环塔祈福。我想尝试每步踩在花心,来一场步步生莲,次第花开的场景。哪知我腿短,若想每步沾莲,只能在莲花两端部感受下凹凸线条。安慰自己,俗人有俗趣,感受自己知足,观看他人欢跳,何尝不是人生一乐。

白马寺内还有些殿内供奉的佛像、典籍具有特殊意义,熊嘉琪从材质体量价值、佛教界交流(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上至佛教界高僧大德,下及佛教居士)等各角度看,算得上佛教界价值连城的珍宝。而我关注点只落在国内过往历史与建制工艺交融的文物之上,清代以后的都未着重描述,佛教典籍我只看得懂首页文字,国外的物件不懂他们历史,故未涉及。
国际佛殿区内陆续建成缅甸佛塔苑、泰国佛殿及舍利塔、印度佛殿三个区域建筑群,风格各异,落成仪式上,三个国家均有在佛教界、政治界上重量级人物出席,是中国与他国友好和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和象征。随意走入一栋建筑陈毅锋,里面信佛人士与之攀谈,平等随和,身心放松,可抬头一看杨臭脚,室内布置与中国还是差距较大,隔阂之感顿然而生。加之自身疲惫和室外闷热,没了闲逛之心,匆匆收尾。
近2000年前,汉明帝引佛入境,落地生根,风雨沉浮间,发展至今都市炼宝王,而现之中国,借佛缘,与友邻再续邦交之缘,缘起缘灭,皆在佛祖拈花一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