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彦祖张静初另一种乡愁——写在香港回归二十年-周淼淼

另一种乡愁——写在香港回归二十年-周淼淼

时光荏苒,香港回归已二十年陈硕嵩。
回首二十年前,我还是一名初中生赢壮简介,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香港回归升国旗仪式汤思雨,我清晰地记得,彼时,我家观看回归仪式的那台29英寸的SONY彩色电视机还是父母托朋友从香港买回的墨西哥燕子洞。
在两年前,香港人反对大陆游客最甚的那段时间,众大陆网友在网上各种痛心疾首的控诉,倒是感觉更像是一个大家族里兄弟姐妹之间吵嘴闹起了矛盾,终归是自家人之间,那些控诉与不满并不似对美日的那种国仇家恨的愤慨,就算是打断骨头也连着筋的那种。
这真是一种别样的乡愁。
其实,我们在网上并不少见那些热衷于批判国家,牢骚满腹龙之峰帝人,终日在网上发泄着对社会各种不满的键盘侠。是的,我们的家乡在发展中,历程艰辛,障碍重重,确实是存在不足,但这并不能成为一个人嫌弃家乡和忘本的理由。
这令我想起了刚读完的那本书——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
现在,是深夜杰娜小说吧,窗外下着小雨,我突然很想写写我所理解的乡愁,在这样特别的纪念香港回归的日子里,我也亲笔纪念一下。

书中十四个故事,我读完竟有些恍惚,这哪里是写台北人,分明是南京人、上海人、桂林人……只是,他们都随国民党撤军时去了台北生活而已。
其实,他们都是在台北生活的大陆人。
每篇故事里,都描绘着他们在大陆的青春与辉煌,迁徙台北后的失意与漂泊,浓郁的历史沧桑感,更加剧地令我感受到这群“台北人”的乡愁。
颇有历史感的乡愁
白先勇先生的出生背景,更为他的文化乡愁注入了历史变迁的厚重感。
他对传统文化的推崇,早已深深地刻画在他的那些作品中。
在台北长大,美国读书的白先勇先生,最爱的是名著《红楼梦》,改编制作了汤显祖的昆曲《牡丹亭》,《台北人》的卷首语是刘禹锡的《乌衣巷》,《纽约客》的卷首语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白先勇先生将这乡愁界定为“文化乡愁”
——“台北我是最熟的——真正熟悉的,你知道,我在这里上学长大的——可是,我不认为台北是我的家,桂林也不是——都不是。也许你不明白,在美国我想家想得厉害。那不是一个具体的‘家’,一个房子,一个地方,或任何地方——而是这些地方,所有关于中国的记忆的总和,很难解释的,可是我真想得厉害。”
我深深地相信,他是真的有这样的感受,在他笔下的每一篇文字中特雷门琴,每一个人物的刻画上吴彦祖张静初,赖鸣升、卢先生、朴公……他们心中往昔的大陆岁月都是美好难忘,远离家乡后统统是落魄消沉的。
看看当今,很多人在自己的家乡待久了,总是各种愤懑与不满,时常发发牢骚才好。
但若是真的离开这片土地,无论到了哪里,总是在怀念故乡的美,哪怕只是一点点线索,也能勾起一大片的思念。

满是悔恨感的乡愁
《冬夜》里留洋的余教授在旧金山开会时,哈佛的美国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评价,竟让余教授退缩了,他说自己是在国外做了几十年的“逃兵”东城卫修,没有脸面在那种场合谈“五四”。
这样一个为了生存拼命争取出国的余教授也有自己的乡愁,他始终纠结于被太太晒书弄丢的“当年在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候,记下来的心得笔记”;在迷宫般的台北深巷中想念北平的胡同;在台北下雨天关节炎剧痛的冬夜,想念二十岁曾与初恋姑娘同游北海公园。
我特别喜欢《冬夜》这一则,感觉这是白先勇先生笔下写的对当下崇洋忘本之人极具启示的乡愁故事。
我在读这一篇时,就想到了不久前说美国的空气都是香甜的那个女留学生,我想,她年轻时的不成熟举动,定会令她若干年后也会如同余教授那样,会有属于自己满是悔恨感的乡愁。

极具艺术感的乡愁
我是感性之人,陈硕嵩经常读书读到那些细致入微的愁苦的描述会觉得同样的痛彻心扉。
这本书里洋溢的浓浓乡愁,令我不得不佩服白先勇对小说里人物塑造的细腻和氛围营造的技巧。
“巷子里灰蒙蒙的一片,一个人影也没有,四周沉静,只有雨点洒在远远近近那些矮屋的瓦檐上,发出一阵沙沙的微响。”这是引发余教授乡愁的台北冬夜。
“一阵冬日的暮风掠过去,满院子里那些芜蔓的蒿草都萧萧瑟瑟抖响起来。”这是顺恩嫂痛心的看到了主人家道中落后的落寞。
书中类似于这样的情境描述很多,将这些远离大陆的“台北人”的乡愁变得生动而惹人心痛蓝均天。
白先生的文字精妙,颇具画面感,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人物的刻画与塑造,更多地传递了他对那个时代,对那个特定环境下的那一小部分背井离乡的大陆人的理解和同情。

我读小学时妻为君纲,曾读过余光中写过那首叫做《乡愁》的小诗,表达了台湾人对大陆的乡愁。
我想起数年前,我在党办工作时,有幸接待过与我校合作办学的台湾高校师生来校访问。我带着他们参观几个学院的实验室,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古籍修复实验室枣真夜,那些传统的技法令现场台湾师生惊呼不已。
台湾也是大陆的乡愁。在情感上,台湾是我们不可分割的骨肉;在文化上,更是一脉相承。
我深深地觉得脱碳甲醛,无论是怎样的历史变革,也不论延续了多少代人,永远割不开也斩不断的,是对共同文化的崇尚与传承,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和尊严。

PS:文中摄影作品版权归我爹老周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