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行走在这个小镇上,遇见的每一个人,穿越的每一条巷子以及扑面而来的咸湿海风,都在述说着它悠远而绵长的岁月风情!
前段时间和友人匆匆路过漳湾,吃到了一碗当地非常好味的牛脚汤后,便一直念念不忘。于是馋虫上脑,不顾毒辣辣的日头又去漳湾走了一次,而这次我选择了公交出行,从东湖市场到岐后天后宫站,也就20来分钟。
在岐后天后宫站下车,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必须是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展览馆,早在2008年6月漳湾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就已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漳湾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外面将近37度的高温晒得人脑袋眩晕一个丁老头,但福船展览馆里面却清凉无比,几十盆米兰在展馆工作人员的精心种植下吐纳清香极品闪婚。雕梁画栋倒映在鱼池,一群鲤鱼游得正欢!
在展览馆里陈列着很多福船模型,这些模型见证着漳湾几代人的回忆。“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看着眼前的一艘艘福船,仿佛看到了先辈们迎着朝阳带着幸福与希望,在波涛汹涌的海上前行的壮观场景德赫文。
━━━━━
600多年的传统手艺
在这里发扬光大
━━━━━
在福船展览馆的对面就是漳湾造船厂,根据岐后刘氏族谱记载,迄今已有600多年的造船历史,祖祖辈辈以制造隔舱福船为生,口传心授,传承至今总裁的诱惑。
一走进造船厂裴少飞,扑鼻而来的松木清新香味,顿时让人一扫午后的疲乏。听造船厂里的师傅说,造船的用料是选用轻便不容易腐烂的杉树、松树、樟树以及枫树等木料。
每一艘漳湾福船制作,从备料、立龙骨到上画涂漆,都必须要手工操作。烈日下,这些造船师傅不畏高温,他们秉承着匠人的精神将这一传统手艺继续发扬光大
━━━━━
耗资1000多万的仿古船
即将在这里起航
━━━━━
这次漳湾之行飞扬最大的收获就是近距离地接触到了这艘国内最大的仿古福船,福船长约45米,宽12米,耗资约1000万元。面对这么一艘气势雄伟的福船,路过的人肯定会和我一样拿出手机拍上几张。
登上甲板,感受着这一艘福船的气魄。造船师傅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着修仙料理店。他们告诉飞扬所谓水密隔舱末日农场,就是船舱中以隔舱板分隔成彼此独立且互不透水的一个个舱区。
分割舱区是因为在航行中万一破损一两处进水,也不致于导致全船进水而沉没,以便及时地进行补救,另外还可以方便货物管理,使船体结构更加牢固。
这艘福船建好后,将由宁德出航,开展中国传统木帆船的首次环球航海活动,将访问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相关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福船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传承至今的文化遗产。它早已融入到漳湾每个人的生活里,是割舍不去的浓浓乡情文化。黄雨桐
━━━━━
冒着37度的高温
只为吃到这一碗销魂的牛脚汤
━━━━━
离开造船厂,走不远就到达漳湾码头,作为靠海吃海的漳湾镇镇民,这里不仅是他们每天购买新鲜食材得必逛之地,每年端午节这里的划龙舟更是吸引了宁德市区众多的市民前来围观,热闹至极!
附近某家的破店海鲜店曾经更是名声显赫,很多吃货慕名而来一饱口福。满足地吃完一顿海鲜大餐后,沿着码头走走清明幻河图,偶尔有白鹭飞起,感受咸咸湿湿的海风吹过芦苇丛,将自己融入到小镇日常,也是别有一番情趣。
这次漳湾之行杨雪鸥,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去庆干牛杂店吃一碗牛脚汤。一家小店,在小镇上已经经营了十几年,凭着好吃的炒油面和牛脚汤让这家小店名声在外。
因为熟门熟路,走进店,第一句就说老板娘给我来碗牛脚汤和炒油面,也没有什么客套之话伊相杰。十几年,做的更多的是街坊邻居的生意,要是肚子饿了,来一碗炒油面就可以填饱肚子,关键味道是公认的好吃。
这恐怕是飞扬吃过最好吃的炒油面了何荣峰,因为加入猪油香味就更浓,油面炒得不腻,洋葱、白菜让面条口感更清爽和鲜甜。再配一碗量足汤醇,全是胶原蛋白的牛脚汤,吃完下次路过漳湾你还会来这家小店。
━━━━━
行走小镇
感受最淳朴的风土人情
━━━━━
每一个镇都有自己的独特韵味陆政廷,例如霍童的山水之奇,洋中的梦里水乡网管哥,该怎么去定义漳湾镇呢?行走在午后这条水泥路上,三三两两的人群慢悠悠地经过,土房子见证岁月沧桑,就好像穿越到了童年......
深幽的水泥石墙长满苔藓,猫咪在阳光下慵懒地打着盹,巷子里跑出的小女孩手里捏着几块零钱,去对面的小卖铺买一根绿豆冰或是棒棒冰吃,童年,就是这样简单的美好!
在漳湾镇的巷子里,随处可见这样的古井。我对古井总有一种莫名的情感辛达代报,每当在幽静的偏巷中发现一口古井,总要驻足井沿,探身对着井内清泉深吸一口气,顿时觉得脱俗清灵,内心也顷刻变得恬静吴悦。
小时候的夏天,常把井水当做天然的冰箱一条安达鲁狗,温热的西瓜送到井里浸泡半小时,然后切开开怀大吃!
一个到处都可以唤回你儿时回忆的小镇:古老而斑驳的土房子、老旧和传统的照相馆,还有这种在市区很少能见到的碾米小店,更是一下子把我拉到小时跟着家中长辈去碾米店的时光。以前在村里,家里种的粮食只能通过这样的碾米机进行碾米,听老板说周边很多村庄都会专门来他这里碾米天命神童。
时光在走,小镇的老房子还在。推开一扇木门就能感受到充满人情的醇厚温暖,生活在这里未曾离去的老人,带着过去的颜色何洲蓉,带着与现在格格不入的气氛吸引着你。
青苔爬上石阶,院里的兰花开得正香。
老房子边上的空地,种着许多花草和果蔬,紫色翠芦莉艳丽多姿、玉米棒不用多久就可采摘、秋葵也刚刚结出鲜嫩的果实,番茄长势喜人......
离开漳湾前往南埕村潘南奎,这一带是有名的跳跳鱼养殖基地。对于很多吃货来说跳跳鱼的美味不只是停留在清炖上,而是以前村里的人买回跳跳鱼,用当年的鲜谷壳和新鲜稻杆熏的烤跳鱼,外焦里嫩时加入自家腌制的酸菜、糟姜,那滋味吃一次就难以忘怀。
行走漳湾,不仅仅是欣赏这里的风景,漫步在街头,好像是触摸一段历史,犹如莲花不着水,如日月不住空。如果你想远离城市喧嚣,不妨去这里走走,逛逛老房子,吃吃当地美食,听旧事歌谣,一梦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