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宁乡爱情神话:滚滚红尘中有隐约的耳语诉说他们的传说『觅踪记(34)』-宁乡文史

宁乡爱情神话:滚滚红尘中有隐约的耳语诉说他们的传说『觅踪记(34)』-宁乡文史

黔阳古城的芙蓉楼,因唐代诗人王昌龄在此写下脍炙人口的《芙蓉楼送辛渐》而名闻天下。如今这里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人纷至沓来,登楼远眺或把酒临风,感受“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洁情怀。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芙蓉楼还和一段凄美的爱情有关天池怪侠。

这段爱情故事的主角,是宁乡先贤黄本骥与他的夫人陈梅仙。2018年8月9日,当导游在芙蓉楼碑廊前说起他们的名字时,我竟感动得热泪盈眶。

黄本骥是宁乡道林田心人,曾任黔阳县教谕近二十年。他的妻子陈梅仙,字香雪,龙阳(今汉寿)人,父统官广东平海营参将。 “性嗜书史,略通大义,能作丹青花鸟,尤好集古篆籀。”年三十始归本骥。本骥好蓄金石文字,梅仙得肆力于古篆,益工求者愈众。本骥奉母刘寄居长沙,梅仙婉娩承顺,四方知名。士或过其家,见梅仙据案作书,刘静坐堂上听女孙弹琴逍遥倚天行,童稚仆婢皆怡然有自得之色。尝篆心经一通,枞阳阙岚(雯山)为画篆经图。

《湖南女士诗钞》收其诗六首,小传称其情寓幽洁,孤韵自标,惜华耀易落,故副墨仅焉。然高逸之概,亦足见矣。其《题丽卿戎装小照》云:我生不知兵,颇愧将家子。摩挲古篆文,雕虫窃自耻。及见图中人,红拂差堪拟。眉黛横远山,睇睐含秋水。学富韬钤,余事工书史。世有虬髯公,定识帼国士。又《连日苦雨戏剪纸人》云,双鬟拥彗悬当风,文俗名扫晴娘盖。本骥作一绝更韵和之:丛竹斑斑江上村,频倾玉女洗头盆。欲将娘子忘忧帚,扫尽潇湘古泪痕。

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二人成为神仙眷侣,他们共研金石钟鼎,伉個应和,如胶似漆。《三长物斋文略》卷三《琴砖后记》一文,就见证了他们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本骥因家贫外出谋食,也不忘时常以秦汉碑拓及油纸笔墨等寄还家中,以供爱妻学书之需。可惜的是,道光七年(1827)闰五月十七日,陈梅仙暴卒,年仅三十三岁。而此时黄本骥远在南阳妹婿处,听闻噩耗,悲痛异常,肚肠寸断。

爱妻的逝世,让黄本骥悲痛不已。安排好梅仙的后事后,黄本骥便开始着手整理梅仙书稿。他搜集梅仙遗迹为《梅影钗痕》,并请王金策、邓显鹤等人撰写了小传及墓志铭。此后本骥多年未再娶,而且经常在著作中提到梅仙。

他将她的遗笔装潢成册,题为《香雪阁遗篆》,《遗篆》首有黄本骥一序:“梅仙在室时,女红之外能作丹青花卉,及归余家始学为篆。余与四方朋好以诗文相投赠大叶黄杨,梅仙复欲学为诗。见余兄女葆仪善琴,又欲学琴,余皆止之。人生绝艺多不如专,诗画琴书兼工,虽伟男子不能也。艾佳妮况篆学既精,干架笔力犹其余事,贯通说文之学方知制字本源,老师宿儒皓首不能穷其底藴,多奚为也。梅仙从此专力于篆。惜年寿太促。检点遗篆,废笔如束。

咸丰元年,七十一岁的黄本骥在好友廖淮的帮助下青春援助交际,将《香雪阁遗篆》勒石於黔阳芙蓉楼碑廊,此时距离梅仙逝世已经二十余年了。如今在芙蓉楼碑廊,我们仍能看到这一凄美爱情的见证。《香雪阁遗篆》位于碑廊最显眼的位置,16块一尺见方的碑刻组成一个整体,上面是陈梅仙真迹,字迹娟秀,犹带墨痕,与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米芾《西山书院》、黄庭坚《选宅》以及岳飞、赵孟頫、清代道光辛丑状元龙启瑞书法碑刻并列一起,足见当年碑廊建造者对陈梅仙遗迹的重视与珍惜。

我们驻足于碑廊前,为黄本骥与陈梅仙的爱情神话而深深感动。如今没有多少人还记得他们的名字,但是在芙蓉楼碑廊,在他们的爱情见证面前,他们还是不断被人提起美啦张博。世事无常,变幻莫测;不变者,唯爱而已!

文人的爱缠绵悱恻,状元的爱却热烈缠绵。易祓在杭州求学十年,留在老家的萧夫人日夜思念,填了一首《一剪梅》寄给夫君:
“染泪修书寄彦章,贪却前廊,忘却回廊。功名成就不还乡,石做心肠,铁做心肠! 红日三竿未理妆,虚度韶光,瘦损容光!相思何日得成双?羞对鸳鸯,懒绣鸳鸯。”

易袚
易祓理解妻子的思念之情,赶忙回寄妻子一首《喜迁莺》:
“帝城春昼。见杏脸桃腮,胭脂微透。一霎儿晴,一霎儿雨,正是摧花时候。淡烟细柳如画,雅称踏青携手。怎知道,那人独倚阑干消瘦? 别后。音讯断,应是泪珠,滴遍香罗袖!记得年时,胆瓶儿畔,曾把牡丹同嗅。故乡山遥路远,怎得新欢如旧?强消遣,把闲愁推入,花前杯酒。”

这一唱一和冰释了夫妻间的嫌隙琳哒是我,相思之情令人动容,成为文坛佳话。后来晚清词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记得年时,胆瓶儿畔,曾把牡丹同嗅’一句‘语小而不纤。极不经意之事,信手拈来,便觉旖旎缠绵,令人低徊不尽。’”

不是深情人学习外号,难得情深语。或许,让这个世界最终记住的,不是那些丰功伟绩,不是那些黄钟大吕,而是纱窗风雨黄昏后的儿女情长,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浅吟低唱。世事无常,变幻莫测;不变者唯爱而已!

如果说状元的爱是高山流水,那么将军之爱就是百川入海。
在大屯营石家湾,流传着上百年历史的“周氏双龙舞”赵霏儿。 每年正月,随着一声锣响,双龙表演就开始了,直到过完元宵节才结束。这些天里,石家湾的村民们早早敞开大门,做好迎接双龙登门的准备。双龙舞沿着街面临门临户地表演过去。

周氏双龙舞最具特色的地方,是有很多“故事”,表演者会根据各家各户的情况不同,表演不同的“故事”。譬如,主人家如有人在外为官的,就舞“玉带缠腰”;有经商的,就舞“吊麒麟”;新婚燕尔的,就舞“麒麟送子”;有老人的,就玩“姜太公钓鱼”;有女孩子待字闺中的,就舞“杨八姐过关”;有读书郎的,就演“三跳龙门”;有帅哥的,就舞“大过浮云桥”;大富大贵人家,就舞“太极图”……

周达武
“周氏双龙舞”与湘军名将周达武有关。周达武任四川提督时,娶了当地一位姚姓女子为妻。因战事连连,周达武常要出征,为安全起见,他便将姚氏及家小送往老家石家湾。不料姚氏夫人来到石家湾后,因思念家乡,终日以泪洗面。周达武知道姚夫人念乡情切后十分心疼,他立即为夫人办了一件事。

他将四川一支非常有名的舞龙队买下来送往宁乡孙之鸿,以慰夫人思乡之情。姚夫人见家乡的舞龙队到来,看到熟悉的舞龙表演,听到熟悉的乡音乡韵,竟破涕为笑,思乡之情顿消。自此这支舞龙队便在石家湾留了下来,伴随着姚夫人走过一生。而双龙舞的技艺也在石家湾代代相传,成为这里最为热闹的春节保留节目吴延睿。

如今,当我们看到周氏双龙舞的精彩表演时,不会想到双龙舞后面还隐藏着这样一段故事。“何意百练钢,化作绕指柔”,这是威风凛凛的湘军将领不为人知的侠骨柔情。世事无常,变幻莫测;不变者唯爱而已!

周光彝烈士
如果说太平时日里的爱情幸福美满,那么乱世之中的爱情则荡气回肠。照片上的这个年轻人干净、帅气,笑容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温暖而朝气蓬勃。精致的发型、笔挺的西服,时尚而简约,丝毫不逊于当下的流行风格。很难想像这是一张九十多年前的照片。他叫周光彝,宁乡朱良桥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是国民政府空军第9队26中队飞行员。

1937年12月9日,日军9架轰炸机忽然轰鸣而来,并在6架驱逐机掩护下,侵入南昌上空。周光彝与战友王汉勋、关中杰、陈盛馨等接到命令,立即驾机起飞迎战。王汉勋首先发现前上方有四架单翼敌机神勇武工队,他即时占位攻击三号僚机,其余的则拉高正面攻击日机。这时另有四架日机从上方冲下来加入战斗。王汉勋被两架九六舰战机缠住,混战五分钟后俯冲脱离,座机左右翼都被击伤。陈盛馨跟着也安全降落。关中杰2606号机被击落,跳伞后被扫射击中,重伤殉国。周光彝在2604号机上中弹殉国,年仅28岁。

烈士生前有一女友,周光彝曾将自己珍爱的一件瓷质像章,送给她作为留念。这位女士一直珍藏着烈士像章,1988年,古稀之年的她将珍藏了一生的烈士像章辗转交给了烈士家人。如今我们看到的烈士照片,即是这位女士珍藏了一生的烈士瓷像青芸空间。可惜的是,我们竟然无从知晓这位深爱着周光彝烈士的美丽姑娘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她怀着对周光彝烈士深深的爱,度过了怎样的一生……

“宁乡民性狷介,士即具才气而事功文学皆鲜大成。然循良之吏、忠义之流、乡党自好之士,几不胜数。”《宁乡县志》中,所记载的宁乡先贤事迹数不胜数。但那些温暖的、缠绵的、荡气回肠的爱,却遗失在时间的尘埃里。只有当我们在翻阅典籍时,才从字里行间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正是这些吉光片羽,让我们可以一窥那些时光深处的爱的光芒。
世事无常,变幻莫测。不变者唯爱而已!
(投稿及联系邮箱:33536242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