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涯安居乐业盼久安——平头镇久安村脱贫攻坚工作纪实-微松桃

安居乐业盼久安——平头镇久安村脱贫攻坚工作纪实-微松桃
从松桃县城向平头镇久安村出发,沿着硬化的通村公路,穿行在连绵不绝的“绿海”中。峰回路转,道路两侧如屏似锦的青山,徐徐地敞开了怀抱。
久安村到了!一段关于摆脱贫困、向往幸福的故事,正等待着我们,一点一点地去重温、去感悟。

鸟瞰平头镇久安村搬迁安置点
离山·寻梦 清澈的溪流映入眼帘,沿岸的古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几行造型别致、色调典雅的楼房依山而建,临水而居……
在这样一个盛夏时节,若非亲眼所见,谁曾想到,眼前的这片土地,竟藏匿着一方宜居的沃土。
住进新房汪则翰,其乐融融
从久安村移民安置点向道溪沟前行,自然条件陡转之下,崎岖的山路,一头扎进群山深处。一山之隔,天壤之别。两年前,久安人迈出的“一小步”,换来了生活的大变样。
山路尽头就是道溪沟,被层峦叠嶂包围。群众如此形容:“穷鬼”撵不出去,“财神”请不进来。62户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始终无法冲破阻碍。
在久安村,像道溪沟这样贫穷落后的自然寨并非唯一。水苦涩,山贫瘠,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是它们共同的标签。要想拔“穷根”,天之涯一个字:搬!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工作组上门动员,贫困户一口回绝。
“舍不得田土、老屋和山林,不想搬!”贫困户戴腊妹放不下那点微薄的“家底”。
家难舍、园难离,哪怕环境恶劣,生活艰辛,人人叫苦,可是提到搬家,都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穷困了几辈人,大家难道已经认命?
包村、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只好一波接一波傅吾豪,罗惠美一趟连一趟,三天两头进村入户,反复宣传扶贫搬迁的好政策。“宅基是你的,田土是你的,山林还是你的!”几句通俗易懂的话,平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永安村第一支书姚坤翻来覆去说了千百遍,磨破了嘴皮子。
村支部书记吴林理早就想通了,带领乡亲脱贫致富,迟早得迈出第一步。“我先搬,过两天就拆老屋。”当着干部群众的面,他拍着胸脯说。
大家也想通了:这样的好政策哪里去找,于是纷纷签了字、按了手印。
2017年6月20日杨山楷,平头镇举行2016年第二批易地扶贫搬迁久安村集中安置点搬迁入住仪式。散落在山岭沟壑的各组各寨完成整体搬迁,共安置141户667人,其中建档立卡71户357人。
看新屋、贴对联、放鞭炮、摆长桌宴……分房当天,安置点比过年还热闹。
“冰箱放到墙角、餐桌摆在中间、床抬上卧室去……”一人搬家,众人帮忙,大家憧憬着尽快融入新社区,开启新生活。
安居·圆梦 “再也不用担心地基垮塌,这一回,终于安稳了!”道溪沟组的吴万杭住进新家时脱口而出孔新亮。
这句话,浓缩着这个家庭“一波三折”的安居梦。遥望大山深处,那栋记忆里的老屋,让69岁的吴万杭折腾了大半生。
久安村移民安置点
1975年,因为宅基地塌陷,全家省吃简用修建的木房毁于一旦,吴万杭与父亲只能东拼西借,在老宅附近重新破土动工。
1981年,房屋再次下沉,本已负债累累的他只能一咬牙,再次修建新房。春耕秋收,斗转星移,此后的三十多年,都没有缓过劲来。
如今,这口气终于顺了。楼下是客厅、餐厅和厨房,崭新的沙发、茶几、电视柜、油烟机等一应俱全;楼上是两间卧房,席梦思、被褥、衣柜、窗帘一样不少牙膏脸。
该安置点属于2016年第二批安置项目,总投资4000余万元。其中主体建筑为58栋,住房141套,单户住房面积分别为50平方米、75平方米、10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四种户型,建筑总面积为14720平方米。
“提着扫把进的门,没花一份钱!”吴万杭所有的喜悦,全部浓缩在短短的一句话里。
更让吴万杭高兴的是,去年春节,儿子带着女朋友进了家门,对方不再嫌弃路远家贫。全家人翻出黄历,挑选了一个大喜日子,开始了满怀喜悦的等待。
“做了40多年的梦,也梦不见这样的好日子!”与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品尝着丰盛的晚餐,搬迁户戴腊妹由衷地说。
走出戴腊妹的新屋,门前的花草含芳吞绿,郁郁青青。从大路镇嫁到久安村,能够吃好住好,是她40多年来日日的思、夜夜的盼。时至今日,当梦想照进现实,她才有心思和精力,把对生活的爱,全部倾注给了这个朝思暮想的新家。
而更多的幸福,属于孩子们。那些山路,磨破过多少双鞋底?谁也无法统计。但孩子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山路上辛苦往返,家长们看在心里,疼在心底。
如今,每天清晨,清脆的上课铃声掠过安置点的上空,提醒村民,新的一天开始了。孩子们背着书包、沿着溪流,一路撒下欢歌笑语。
“新的山村幼儿园已经封顶,配备了保教室、睡房和健身器材,9月份就能入园。”想到20多名学龄前娃娃也赶上好政策,有了新教室,村民们的笑容愈发灿烂。
垃圾桶、路灯、宣传栏、文化广场,公共设施已经配备齐全。形状恰似“五环”的水泥路,串联起每家每户。图书室、棋牌室、小型超市相续走进久安人的生活。久安人终于扬眉吐气:“从今往后,可算是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乐业·筑梦 夏风轻拂,翠叶摇曳。从山脚到山顶,800亩长势良好的油茶树苗显得欣欣向荣。
手抚着一片茶叶,村委会主任吴祥平乐呵呵地说:“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山快闪之星,如今变绿了、值钱了,乡亲们也跟着沾光。”
平头镇全貌
没有绿水青山,哪来金山银山。曾经荆棘遍野、杂草丛生的山旮旯披上了绿装你好毒 红九,孕育着久安人绿色的希望。在松桃汇森源公司的引领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殊颜,共建油茶生产基地,进行统一种苗、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实现租金收入、股金收入、薪金收入三合一。 
每个月发工资那天,村会计伍成明变成了大忙人。在他眼里,劳务费发放名册上,那一串串喜人的数字,就代表着他的成就感。
“土地流转金300元一亩,工钱最低70元一天,这土地交给集体,真划算!”“2元挖一个坑、0.5元施一处肥、0.5元栽一株苗,以后不愁没有活干。”
村民们在名册上按下红色的手印后,一边笑吟吟地忙着数票子,一边算起了收入账。
年近六旬的李满妹前前后后领到了4000多元劳务费。签字时,老人激动地说:“我这把年纪,还能挣工钱。”
除久安村人,周边乡邻也搭上了产业扶贫的“便车”,惠及199户780余人。一年多来,合作社仅发工资就达100多万元,从根本上解决群众长远生计和后续发展问题。
“二级公路提级改造完成后,在平头镇“一轴三区一中心”的前景发展总体规划图上武林群芳录,久安村聚力脱贫攻坚夏秋攻势,必将勾勒出更加精彩的一笔。”手指着墙上的挂图,镇党委书记陈睿意气风发。
一年多来,平头镇共流转土地9600余亩,探索建立“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就业”“企业用工+贫困户就业”“企业订单+贫困户就业”“公益事业+贫困户就业”等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油茶、油菜、果蔬等绿色经济,实现扶贫产业全覆盖。登高远眺龙怨天,一座座青山化作一个个聚宝盆,满载着637户贫困户2548人的安居乐业的小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