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外教网安藤忠雄:我想建造让人性扎根的地方-周末画报

安藤忠雄:我想建造让人性扎根的地方-周末画报
编者言
人心是很难居住在这个数字时代的。

撰文/Lavinia Che
编辑/ CHIHO
依然是标志性的清水混凝土,看似冰冷坚硬,触碰之下指间只留如凝脂般滑润的质感;再熟悉不过的屋顶沿线天窗,光线沿着细缝倾泻而下,散落在圆弧形绵延墙身的时间历程上;恰到好处的留白与昏暗,是静逸思考、沉浸体验的缓冲区;紧接着,别出心裁的几何图形框景如精灵般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闪现,目不暇接地串联起了一系列 Dream Chair 、建筑模型、设计手稿、摄影作品、玻璃制品等等……终于,沿着羊肠小道走出,来到了这场探索之旅的终点—— 一片连接着浩瀚星河的“知识海洋”。
这是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 Tadao Ando ,以下简称安藤)首次打造的美术馆与书店的结合体。在他的构思里,明珠美术馆和新华书店相连,共处于一个蛋形建筑内,组成“光的空间”。眼下正在上海举行的《安藤忠雄展 · 引领》,也是安藤首次在自己设计的美术馆里举办个人职业生涯全面回顾。相较于他的其他建筑而言, “光的空间”并不算大,但处处留有建筑师本人的形影,除了前面提到的种种元素,蛋形建筑颇有未建成的中之岛计划“城市计划”的意味,巨大书墙亦有司马辽太郎纪念馆的痕迹。

▲安藤忠雄(あんどう ただお)出生: 1941 年生于日本大阪
头衔:现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曾先后担任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高等学府客座教授等
奖项:普利兹克奖,国际建筑师联盟金牌,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员等
该如何形容安藤及其建筑风格?自由野性!出于好奇成为一名拳击选手;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后,靠自学扣开建筑学界山门,跻身优秀建筑师之列;遗世独立,成为东京大学建校 140 年来,第一位以高中为最终学历出任正教授的学者,数年后该校又破例为其增设“特别名誉教授”名号……回顾其过往,可谓戏剧化十足,几乎没有常规和套路可言诱香蛊皇,宁波外教网大阪人热情骄傲、不拘泥传统的“气魄”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如他曾说过的一句话:“我想做的事就一定会做到。要活着,没必要整天担心这担心那。”
对同为自学成才的法国建筑大师勒 · 柯布西耶的崇拜进一步强化了这份个性。 “柯布西耶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建筑设计师,我想成为像他那样自由的人。就像柯布西耶思考的一样,人要活着,就要怀揣着想象力活下去,自由地活下去。”不过真正奠定其“反传统、反体制”节奏的是其年轻时候的旅行。嗅闻过 1960 年代自由而混沌的气味,目睹过在东京学生运动,见证过在巴黎的“五月风暴”……他的批判和创造意识获得了鼓励。
“安藤的建筑是空间与形式充满艺术的集合纯情校医。当参观者漫步其中双生侦探,没有一刻是可以预见的,他拒绝被习俗束缚。创造性是他的媒介。他个人对世界的看法是其灵感之源。” 1995 年,素有“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如此评价得主安藤。确实如此,如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将大殿隐藏于覆满绿莲的椭圆形大水池底下;又如沃斯堡现代美术馆,在水面上打造出由五排平屋顶长方体构成的“艺术森林”……建筑就是其世界观的体现。

▲住吉的长屋
安藤曾说过:“我认为,建筑就是人工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现在与过去等诸多要素和人类社会多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在街道两旁种植树木的活动,对我来说也算是建筑的一部分。”正是这份建筑功能说及本质观,成就了他的所有设计。
1
引入光影
“我想创造的建筑,并不是通过物质自身或者形式,而是让它作为一种记忆,在人们心中永远地存在下去。为了接近这个理想,我做出的尝试是将‘物’做减法后,建造出一个如同空白画布一般的建筑,将光和风等自然的要素引入其中,生发出一种气氛,期待在这种生命气息中能够发现那种震人心魄的力量。”在某次媒体采访中,安藤解释道。跟清水混凝土一样,光也是其标配。只是前者是一个载体,光与影追逐流动,更像一种装饰品。
论及光与影,不得不提堪称安藤的建筑名片——光之教堂。从远处眺望,这座教堂仿佛是城市杂乱荒漠中的一处绿洲,裸露的混凝土表面展现出一种苦行憎式的朴素感。慢慢靠近细看,建筑主体就像一个箱子,一面混凝土墙斜插入其中,如此这般在里面祈祷的空间和外界之间置入了一个缓冲的空间。当人们最终进入礼拜堂后,外界光亮终于退却,周围只是一排排桌椅,最前方是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空隙。这正是安藤想要的:在昏暗的室内,教众或是观众在里面摸索、等待、沉浸。而随着阳光的角度变化,十字架的光影也随之移动、变形。
为了创造出这个“光空间”,安藤花了整整一年去思考和设计吴英娜,以一圆年轻时看过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后的夙愿。此后安藤在签名时,常常会手绘光之教堂,仿佛自己的Logo 。荒木经惟给他拍的两张很有名的黑白照,也是在这儿按下快门的。去年在东京国立美术馆举办展览时,更在展馆旁边按照 1:1 的比例,用同样的材料、工艺复制了光之教堂。

▲水之教堂
除了光之教堂,同为“教堂系列”的水之教堂、森之教堂也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同样是将光与影运用得出神入化的杰作。在国内名声较小,却别具意义的则有冥想之庭。它的设立是为了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 50 周年,为了反思战争、体会和平。围绕着这一主旨,安藤将建筑主体设计为一座高度和直径都是 6 米的混凝土圆筒,人们通过正面的一个长方形入口进入内部,抬头可以看到天花板沿着圆形边留出了缝隙,天光可以随着混凝土缝隙泻下,营造出一种能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光影效果。
既然光如此重要,为何不直接让人身处光明中,而只是让光透进一线呢?答曰:“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奋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
2
融入自然
安藤对光的执着始于年轻旅游期间,对建筑融入自然的想法则更为早远,那是对传统的尊重与延续。咱们不妨从他的成名作——住吉的长屋谈起。
客观来说,住吉的长屋的尺寸大约长 14 米、宽 3.5 米、高 6 米,房子本身是不大的,然而彼时尚未成名的安藤把1/3 用来做中庭。黄雨桐从实用性来说,这么做无异于浪费;从舒适性来说,冬天尤其冷,怎么也谈不上顺心如意。建筑师村野藤吾当时就打趣说:“这栋房子非常棒,不过,如果这栋房子得了奖,应该把奖颁给业主,而不是安藤先生。”承他贵言,安藤后来确实得奖了,还是日本建筑学会奖。
那么为何安藤如此坚持呢?因为想要挑战:现代人为了居住的便利而舍弃了个性,失去了与自然的连接。他认为,这种与自然亲近的建筑更好。那个“浪费”的中庭,就是要让主人找回与自然微妙的联系心恋简谱。
▲北海道头大佛
原来,安藤是在大阪下町的传统长屋里长大的。那里密集逼仄,人们只能用中庭、后院等小空间来保持通风。那里的光线虽然微弱却很美丽,雨雪虽然恼人,但一场场落下来,真切地提醒着时间的变化、自己的成长和家人的老去,人生关键的记忆点和自然的节拍相合,邻里的关系仍然富有人情味……但这一切,随着都市化的进程,快速地溃散了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日本近代小说家谷崎润一郎(以下简称谷崎)的著作《阴翳礼赞》对安藤影响颇深。这位唯美派文学主要代表人物曾在书中提到,理想中的日本居室,厕所就应该远离堂屋, “夜间如厕很不方便,尤其冬天里有期感冒之虞。然而,正如斋藤绿雨所言: ‘风流即清寒。’那样的场所,里外空气一样冷,反而使人觉得心情舒畅。”

▲ Dream Chairs
再回过头来看住吉的长屋,一层一侧是起居室,另一侧是厨房与卫生间吉小安,二层是两间卧室,如此格局与书中描述如出一辙。不仅如此,谷崎还曾在书中标榜这样的日本式房间:“赤裸的空间,简朴的木质,素净的墙壁。”该景象,在城户崎邸得到了几近完美的诠释。不论何者,现代感无比强烈的外墙下都有一颗永葆传统的日本魂。由此不难窥视安藤眼中的传统。 “所谓传统,不是看得见的形体,而是支撑形体的精神。我认为,汲取这种精神并运用在现代,才是继承传统的真意。”
小型住宅项目是安藤的原点,此时形成的追求在他成名后,在大型艺术馆项目中应用得更是得心应手。譬如与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合作的产物——21_21 设计视界,将建筑的真正体量隐藏在地下;克拉克美术馆的增建计划,将新馆的一半埋入地下,高度大体上与周围的丘陵和树木相当,并利用开放空间将自然空间引入展厅内……类似案例数不胜数。
3
解读场所
从局部的引入光影,到整体的融入自然,一般建筑师大概会就此结束工作小职员之死 ,但安藤不然,他还会考虑如何让建筑与周边相协调,如何让建筑长此以往地成长起来。
他说:“在每一个场所当中,肯定有一个它所属的个性。认真地读取其本质,并在新建筑中体现出来 — 这种与场所的对话,我始终将它作为一个主题在工作中予以关注。简单来说,即便是场所的个性,其内容从土地的历史、形状、植被到既有建筑物及看到的风景之类,内涵非常多样……我的所有工作当中金美儿图片,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和挑战,就是要建造‘只有这个地方才有的建筑’。”

▲安藤忠雄与意大利国宝级玻璃品牌VENINI合作的最新玻璃制品COSMOS
就这点来看,安藤的“直岛系列建筑项目”颇具代表性。受倍乐生集团董事长福武总一郎之托,他前后花了整整 30 年时间,在直岛上建造了 7 处建筑——地中美术馆、倍乐生之家及现代美术馆、倍乐生之家别馆、南寺、倍乐生公园、李禹焕美术馆、安藤忠雄美术馆,改写了这组荒岛的命运。如今,直岛华丽蜕变成一座“艺术之岛”, 2013 年的游客人数业已突破 70 万。
不过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或许安藤在中国的项目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13 年前,中国与安藤建筑正式结缘。这些年来,他是如何打造出符合中国气派的建筑的呢?
在他看来, “在中国,那种彻底的建筑对称样式、与大自然相对抗的排山倒海般的体量感,以及独特的外形及材质感觉等,都有一种大国风范,具有很强的建筑感性特征。其中最大的课题苍狼传说,就是如何将这些优点和中国优秀的文化用现代建筑表现出来,其中的一个手段,我认为是在建筑过程中花一些时间,即与包括人类活动在内的那个场所一边进行对话,一边阶段式地进行建设。”简单说来,即花一定时间,不限于某个单体建筑,而是在包括特有建筑在内的空间整体中培育一种个性,从而孵化一种中国特有的建筑形式。
近年落成的保利大剧院备受好评。这座中国国内首座拥有水景剧场的剧院外观呈立方体,混凝土之外覆盖了一层通透玻璃幕墙,视觉效果令人惊艳;内部则用四根直径为 18 米的圆柱形空间与立方体的四个面斜向相交,充满变化而又不可预测。目前,安藤为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城市设计了近 20 个项目,上海的震旦博物馆、保利大剧院、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等已竣工,另有超过 10 个在进行中。
安藤今年已经 77 岁了,依然随身携带彩色铅笔,随时记下笔记、灵感或是签名;胰脏、脾脏全部摘除,依然每天在走路,甚至狂言还要再做 20 年设计;面对时代的变迁,不仅不退缩半步,甚至提出了新的观点:“人心是很难居住在这个数字时代的。我想建造的是能让人性扎根的地方。”“超人”之名果然一点也不为过。
《安藤忠雄:建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本书全面记录了安藤 50 年来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和人生的关键时刻。他著文总结了他在建筑中浓缩的思考,并诉说了对当下社会的看法,以及对年轻人的建议。
《安藤忠雄:我的人生履历书》

本书坦然阐述不断与现实对抗的建筑家工作的真实面貌,娓娓述说人生中的良师益友和家庭故事,也殷殷期盼年轻人永远保持不服输的精神和学习的热诚。
《建筑家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唯一、亲自执笔自传!本书收录上百张珍贵照片。安藤忠雄并非事事如愿,但他从剩余的可能性中,抓住了微小的希望之光,拼命地生存下去。
本文版权归《周末画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王琼茶艺。